文章图片标题

三伏天,艾灸扶阳事半功倍

分类:艾灸养生 作者:灸法儿 评论:0 点击: 14,330 次

黄金艾条

三伏

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,俗称“伏夏”季候,有初伏、二伏、三伏,今年初伏为7月13日,中伏为7月23日,末伏为8月12日。人们说,“热在三伏”,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阳气极旺的时辰。

 

遵照《内经》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,少数人冬季常发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,可经过伏夏的保养,补益正气,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使病得以好转,甚至痊愈。

 

 

 

1

何为“三伏灸”?

 

 

起源于秦汉、创新于现代的三伏灸疗法,从广义上讲属于现在的“穴位艾灸疗法”,取每年农历的初、中、末伏的第一天进行穴位艾灸治疗,又称“三伏灸”。

 

2

为何要选在“三伏天”进行?

 

 

所谓“三伏天”,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,即中医所说的“阳气最旺盛”的时候。这时气候炎热,人体腠理开泄,选择此时在穴位上艾灸,容易刺激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,到达有关脏腑,借以调整机体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,旨在使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以防冬季发病。

 

3

为何“冬病”可以“夏治”?

 

 

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,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,这些就属于“冬病”。而提前在夏季治疗这些“冬病”往往可以获得特殊的疗效,这是为什么呢?

 

专家黄河教授说,这是因为按“阴阳四时消长”的规律,人体阳气在夏季多旺盛,冬季多收敛。

 

• 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,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,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,或重感阴寒之邪,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,哮症、喘症、慢性泄泻、关节冷痛、怕冷、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。

 

• 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三伏天,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,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,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。

 

通俗的讲,一方面大自然和人体阳气旺盛,人体的阳气浮于体表抵御热邪,体内阳气相对不足,这时正是温补阳气,增强抵抗力的好时机;另一方面,在三伏天里人体毛孔开泄,这时利用艾灸更能将体内的风、寒,湿邪等排出体外,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。

 

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,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症,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、药物注射、艾灸、埋线、刮痧、拔罐,或内服药物等,其中艾灸和穴位贴敷运用最为广泛。

 

“冬病夏治”三伏灸便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,艾灸具有温补、祛痰、行气、通经祛寒等穴位,达到温阳利气,驱散内伏寒邪,使肺气升降正常,温补脾肾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的效果。

 

2015年三伏灸时间

 

【初伏】

2015年7月13日——7月22日,以7月13日尤为重要

 

【中伏】

2015年7月23日——8月11日,以7月23日尤为重要

 

【末伏】

2015年8月12日——8月21日,以8月12日尤为重要

 

三伏灸可以调理的亚健康、疾病与美颜问题:

妇科问题: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妇科炎症、子宫肌瘤、不孕不育、小叶增、产后腰痛等;

骨关节问题:肩周炎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、滑膜炎等;

胃肠问题:胃寒、胃痛、胃炎、肠炎腹泻、结肠炎、腹部凉怕冷等;

呼吸系统问题:咽炎、气管炎、哮喘、鼻炎、鼻息肉、鼻窦炎等;

体质弱问题:面色晦暗、体弱怕冷、失眠多梦、体质弱挑食、经常感冒等

面部美颜问题:肤色晦暗、黄气

、色斑、黄褐斑、痘等。



五年陈艾条

声明: 本文由( 灸法儿 )原创编译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jiufar.com/aijys/242.html

三伏天,艾灸扶阳事半功倍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
五年陈艾条
手工艾条

分类目录

陈艾条推荐,淘宝买

*陈艾灸推荐*